中國翻譯服務業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
發布者:青島翻譯公司(青島譯澳翻譯)
中國翻譯界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,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:
1.行業以小微企業為主,創新能力不足
無論是以注冊資金、營業額,還是以從業人員規模和擁有分支機構的數量來看,我國翻譯服務業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小微企業。74%的翻譯服務企業全職員工數在50人以下,近一半的企業2012年度營業額在200萬元以內。這種小微特征使得多數企業難以投入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,甚至沒有資金或資源投入新技術的應用。因此,不少企業仍沿用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業務管理流程,與迅猛發展的現代科技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,難以適應“互聯網”時代對“更快、更好、更低價”的翻譯服務的要求。少量大型企業雖然得到國家有關政策和資金支持,在技術研發領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進展,但由于行業整體意識不到位,在推廣使用方面尚存在一系列障礙。
2.缺乏有效的企業資質評估體系,市場競爭環境亟待改善
120家受訪企業中僅有37.5%的企業獲得過某種形式的資質認證,而這其中與翻譯服務能力相關的認證(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和歐洲《翻譯服務一服務規范》(EN15038)認證)僅占不到三分之一。瑞科翻譯公司本著追求進步,對客戶負責的原則,已通過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。中國翻譯協會十余年來,陸續推動發布了3部國家翻譯服務標準和7項行業規范,但卻一直缺少對翻譯服務企業的評估體系。用什么標準去評價衡量翻譯服務企業,怎樣引導客戶來選擇服務供應商都是日前需要解決的問題。無論是翻譯服務需求方還是翻譯服務企業自身,均盼盡快建立一套完整的、適合我國國情的翻譯服務企業資質評價體系,從而規范市場競爭環境、提升企業品牌意識和服務質量。
3、高端翻譯及其他從業人才嚴重匱乏,制約行業發展
翻譯服務業是智力、知識密集型產業,對人才的專業化水平和素質要求很高。現代翻譯服務業務運作模式中的項目化實施、流程化生產、信息技術支持、標準化執行無一不體現出對人才的專業化要求。翻譯人員既要精通兩門語言和文化,又要具備多個專業領域的知識;管理人員既要懂翻譯,懂市場,還要懂技術。這一點從翻譯服務企業員工的學歷構成中就可以體現出來。企業調查數據顯示,96%以上的翻譯服務企業全職員工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,其中具有碩士學位的占23%;具有博士學位的占9%。一方面是翻譯及其他從業人員素質要求高,成才期長,另一方面是翻譯的價值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,翻譯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薪酬標準往往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。因此,翻譯行業人才呈現出年輕化、較高流動性的特征,高素質、有經驗的專業化翻譯、項目管理、市場營銷、技術研發運用人才都非常緊缺。這成為制約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。